随着年报披露有序进行,此前发布业绩预告的多家公司,对业绩进行了修正。相关公司称,随着年报编制工作的推进,经过和审计机构沟通后,对此前的业绩预告进行修正。需要注意的是,有公司修正业绩后出现“变脸”。
截至4月5日,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报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出现业绩修正后“变脸”的状况。从业绩修正公告显示的内容来看,有些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是盈利与亏损的变化,有些上市公司虽然修正后业绩预报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但数据值变化明显。
例如,ST天润在4月1日发布了业绩修正公告,在今年1月30日披露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亏损1.18亿元至1.63亿元,而修正之后,最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额扩大到1.8亿元至2.4亿元之间。
公司称,修正的原因包括三方面:子公司拇指游玩和虹软协创对应收账款进行审慎分析,根据预计损失率补提信用减值损失1500万元;子公司拇指游玩对独家代理及定制开发的游戏项目进行审慎评估,核销预计无法上线运营游戏的预付分成款及版权金2600万元;根据评估机构初步评估结果,补提商誉减值准备2000万元。
和ST天润一样修正后业绩亏损额度增加的还有茂化实华,3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此前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亏损2900万元至4250万元,而修正过后,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亏损9500万元至1.41亿元之间。对此,茂化实华解释,公司获取的最新信息对资产状况产生了影响,基于谨慎原则,需对相关事项进行调整。具体为,广东华兴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分行向茂名市晶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茂化实华提起诉讼,基于财务谨慎性原则,对其相关应收款、应收票据等计提坏账准备,受此影响将减少公司净利润约6000万元至9000万元。
综合来看,在审计过程中基于审慎原则,对一些可能存在风险的会计科目进行计提、调整,是这些公司修正业绩的主要诱因。
对此,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报未经过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有偏差也属正常,可以发布修正公告,但是,修正的范围不能太离谱。“如果出现核心业绩指标数据变化太大,或者业绩‘变脸’的状况,则应认为超出了合理的修正范围,要格外引起关注。”
“业绩修正通常有两种情况:公司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出现重大诉讼等,这是客观原因所导致的;另一种更多的情形是,公司在业绩预告中的数据出现重大问题,比如成本记入不当、营业收入确认不实等。这种情况,属于财务数据失实,构成《证券法》上的虚假陈述。监管机构一般会出具警示函等监管措施,情节严重的,会立案调查并给予行政处罚。”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财务信息的发布要非常严格,因为这是投资者佐证投资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如果上市公司的会计编制基础明显不合理,造成修正前后业绩数据变化太大,会引发更多的潜在风险。”况玉清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