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检查组的人员将在近期驻场开启检查,此次核查的核心关注点仍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IPO抽查正进入新阶段。
5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检查组的人员将在近期驻场开启检查。
据记者了解,此次现场检查是由各地证监局稽查组带队,抽调当地排名靠前的会所和律所人士参与核查,人数12-15人不等,另外此次核查将进行交叉检查。
根据记者从多家券商了解到的信息,此次核查的核心关注点仍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2017年已有206家公司完成新股发行,与此同时,今年以来IPO核发稳定在每周10家左右的节奏,IPO审核常态化稳步进行。
相比以往,今年的发行提速较为明显,但证监会并不希望提速的同时降低IPO发行的门槛。在此基础上,监管层推出了包括加大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的组合拳,严防企业“带病闯关”。
根据本报前期报道以及证监会透露的消息,今年上半年IPO现场检查工作的对象包括三类企业,分别是:首发企业抽签中被抽中的企业;贫困地区IPO企业;日常审核中有必要进行现场检查的企业。
财务真实性为核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券商处了解到,此次IPO现场核查的核心关注点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其中包括验证收入的真实性。
“监管层一直在关注财务的真实性。此次抽查到的企业项目有可能是财务真实性受到质疑。” 一家北京地区券商人士表示。
而对于核查要点,一家深圳小型券商投行人士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财务真实性的核查有很多方面,比如存在虚增利润或者调账。有的IPO企业申报财务报表与原始财务报表存在多处不同,会计差错更正较多、差异较大;这种就要解释清楚差异的原因,是否存在调账、漏税等行为。有的企业中报利润减少而中止审核,年度利润增加而恢复审核,监管层也会希望了解利润是否存在重大异动。”
除此之外,一位熟悉IPO审核的市场人士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的经验,此次核查中或将会重点关注5项会计循环,即收入循环、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成本循环、资金循环、费用循环。
该人士表示:“资金检查是最关键的部分,发行人、董事长以及董监高的所有账户流水,甚至其他相关人员的账户流水都会被监测。如果有一笔有问题,就容易被怀疑,因此发行人及相关方的个人账户应杜绝与客户供应商发生往来。”
记者还了解到,在财务真实性的核查方面,除了原有的核查路径和逻辑之外,也对最新情况有跟进。
深圳一名保代告诉记者:“据我们最近了解到的情况,如果存在核查的必要性,监管层也将会对海外经销商进行严格核查。近期已经出现了一些企业利用海外的企业或者客户造假的案例。”
两家企业终止
事实上,相关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证监会IPO现场核查带来的巨大压力。年初被抽到的企业包括盛京银行,红星美凯龙,迈奇化学等7家。
截至此次核查之前,迈奇化学和盛京银行已主动终止了IPO申请。其中一位接近迈奇化学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一季度的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同时又被抽中,在巨大压力下最终决定撤回IPO申请。”
对此,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则向记者指出,“被抽中的企业会有1-2个月时间安排现场审核,如果通过了现场大检查,是过会前的背书,有优势,但企业本身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关压力也从被抽查的企业传导至所有申请的企业。
记者发现,不仅是被抽查的企业有一定比例终止IPO申请,今年以来相关企业IPO申请终止数量也有大幅上升的趋势。
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有3家企业终止,2月没有企业终止IPO申请,但3月内有14家企业终止了IPO申请,而4月则有18家企业终止申请。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IPO发审常态化更加严格了监管层对于企业的要求。从近期监管层透露的信息来看,监管部门对企业IPO审核所执行的标准、流程均无变化。但随着IPO企业数量的增多,初审环节和发审环节的审核否决率也在同步上升,大大压缩了“带病闯关”的空间。
截至5月23日,证监会审结通过的新股有244家,其中核准178家,否决22家,撤回44家,通过率为72.95%。可相比较的是, 2016年全年上会企业数量为280家,其中255家通过了首发申请,通过率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