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波折之际,港股再次起舞。
9月18日,恒生指数早盘高开0.59%,随后上涨突破28000点,午后继续上涨,创28个月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27%,报28159.77点;恒生国企涨1.16%,报11195.98点;恒生红筹涨1.94%,报4446.55点。而板块方面,可谓百花齐放,无论是中资券商股、内地房产股,还是汽车板块,均集体大涨。
港股估值的提升,是否意味着目前港股价格已经比较“贵”了?随着港股的接连攀升,这样的疑惑声越来越多。事实上,自8月至今,恒指也确实出现了一定的调整,9月有一半的交易日指数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持续上涨之下,机构对港股基金的布局力量也在加大。除普通权益类基金外(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型),不少基金公司将目光投向港股指数产品。
机构看好
9月18日,港股又一次迎来大涨。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两点在于:第一,许家印凭借中国恒大(03333.HK)的大涨身家飙升至391亿美元,成为中国新首富;第二,港股巨无霸腾讯(0700.HK)股价攀升至346港元,再创历史新高,腾讯市值也水涨船高至3.29万亿,与排名第二位的建设银行(00939.HK)和第三位的中国移动(00941.HK)市值之和相当。
实际上,无论中国恒大还是腾讯,都是今年股价上涨最具代表性的港股之一。其中,中国恒大从年初的5.04港元一路攀升至9月18日收盘时的27.75港元,累计上涨逾450%;而腾讯则由年初的187.39港元上涨至最新的346港元,累计上涨近85%,腾讯也成为港股市场上正在交易个股中股价最高的。
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个股背后,是港股市场今年以来的整体性发力。其中,恒生指数已经创下自2015年5月以来的历史新高,今年累计上涨逾28%。
那么,港股的估值是否已经偏高?港股未来究竟还有多少空间?带着这样的疑惑,21世纪经济报道向多家在港股市场方面有所布局的机构进行了采访。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机构对港股的乐观态度并没有改变,不少受访人士直言,港股还远远没涨够。
其中,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兼招商资管(香港)总经理白海峰向记者详细分析了现阶段仍然看好港股的原因。
白海峰指出,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第一,再通胀的宏观环境利好股票。第二,低估值是上涨的必要条件。纵向比较,恒指的平均市净率目前位于2000年均值-1倍标准差的下方;横向比较,恒指的估值与境内外主流指数均具备优势,对刚开通互联互通的深证A股更是具备显著折价,利好A+H价差交易。第三,港股通提供资金出口。境内资本管制逐渐趋严,但港股通总额度取消,港股通为境内海外配置合法合规渠道;另外,港股通使中性套利策略成为可能。第四,港股股息率与安全边际高。数据显示,总市值100亿港币以上的港股2015年的平均股息率为3.42%,而总市值100亿人民币以上的A股2015年的平均股息率仅0.95%。第五,港股具有A股稀缺投资标的。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白海峰就明确指出看好港股市场,随后港股市场的演绎也验证了其最初的判断,由白海峰及其团队管理的港股相关产品也取得了较佳的业绩。
另有受访者也向记者表示,港股估值优势仍较明显。恒生前海基金股票投资部副总经理石琳认指出,年初至今,尽管港股整体表现优异,但由于两地上市的股票中A、H股的不同走势,以及汇率变动的影响,港股估值折让未减反增。截至目前,AH溢价指数超130%。此外,从长期投资价值看来,2016年香港市场股息率为4%,明显高于A股市场的1.3%。因此,仍然看好港股市场。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认为,考虑中国经济小幅波动,港股短期或有波动,但在估值支撑、中国经济总体依然偏稳的格局下,港股下跌空间或有限。结构上看,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的中小成长板块,或在目前阶段能持续跑出超额收益。
指数排队中
港股持续上涨之下,机构对港股基金的布局力量也在加大。除普通权益类基金外(普通股票型和混合型),不少基金公司将目光投向港股指数产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公募申报的以港股为标的的指数基金已经超过20只。如华宝兴业的港股通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基金(LOF)、富国的沪港深恒生中国企业ETF、国泰的恒生中国(香港上市)100指数基金(LOF)等。此外,亦有部分以细分领域港股为投资方向的指数基金,如上投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等。
不过,整体而言,与港股市场上丰富的指数化产品相比,目前内地港股通基金主动管理型产品占比仍然较大。然而,主动管理型的沪港深基金业绩分化严重的情况仍然在持续。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上周五收盘,92只(分份额统计)主动管理型的沪港深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涨幅为14.99%,远远不及恒生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其中,跑赢恒生指数涨幅的仅有13只。
从首尾业绩差来看,今年以来收益最高的沪港深主动管理基金为东方红睿华沪港深,净值涨幅为40.7%,而表现最差的为宝盈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收益为-14.99%,两者收益之差接近56%。
主动管理沪港深基金业绩的参差不齐,也使得不少投资者将选择的方向转向港股指数产品,这对港股指数产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恒生前海基金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杨伟指出,随着国内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意愿正在不断提升,在具体的投资类型上,指数化产品或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港股市场的投资工具,而Smart Bata指数将是重要应用方向。
杨伟表示,以恒生指数公司开发的一只Smart Beta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为例,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自2010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基点日以来,该指数总回报为88.72%,同期恒生总回报指数涨幅为64.60%。相对于恒生指数,有接近24%的超额收益。
可以预计,随着机构在港股市场投入力量的加大,未来投资者将在港股投资上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