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增添发展动力 促进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中巴两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走廊建设,形成了一批早期收获,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本报记者深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实地采访,记录下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故事。

一条地铁线——

“新时代中巴友谊路”

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橙线轨道交通项目(以下简称“橙线项目”)德拉古杰兰车站。安检、购票、通过闸机,步入宽敞明亮的站台,列车到站时间显示屏、自动玻璃屏蔽门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一座设施先进、现代化气息浓厚的车站。

拥有千万人口的拉合尔不仅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拉合尔的交通拥堵状况愈发严重。街道上两轮摩托车、三轮出租车、大篷车与公交车众多,道路嘈杂、拥挤是常态。

2020年10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橙线项目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巴基斯坦进入“地铁时代”。这是巴基斯坦第一条地铁线,也是该国目前唯一的轨道交通线,全长27公里,设有26座车站。开通运营3年多来,橙线项目累计运送乘客近1亿人次,列车准点率达到99%以上。

车站内,一列橙红色的列车驶入,乘客有序上下。进入车厢,顿觉清凉。拉合尔大学三年级学生阿施法克告诉记者,她以前从住所到学校需要换乘公交车和三轮出租车,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乘坐地铁只需半小时,“每节车厢都有空调,还有女士专用车厢,搭乘体验安全、舒适。”当地医生夏巴兹·阿哈迈德每天也乘坐橙线地铁上下班,“从我家到医院一共6站地,全程大约25分钟,出行既环保又便捷。”

“橙线项目完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有效提高了拉合尔的交通便利性。”橙线项目经理胡塞姆·索海尔表示,伴随地铁开通,26个站点周边的地产开发和商业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该项目还为当地增加了就业。据索海尔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量服务性岗位。地铁开通后,约1300个专业性运营维护岗位都聘请了本地员工。如今,他们已成为巴基斯坦现代轨道交通的第一批专业人才。

橙线项目车辆班长阿斯兰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曾在中国燕山大学学习中文,是中国企业为橙线项目培训的首批40名巴基斯坦列车司机之一。“在中国师傅的帮助下,目前橙线项目共有100多名司机,基本实现了本地化培训和运营。”阿斯兰骄傲地说。

气势恢宏的高架桥伸向远方的轨道,橙线轨道交通项目从拉合尔穿城而过,仿若一条长长的纽带,承载着中巴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被誉为“新时代中巴友谊路”。拉合尔市所在的旁遮普省公共交通局运营总经理奥赛尔·沙阿说:“橙线项目给民众出行带来便利,成为巴中两国务实合作的典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一片试验田——

“毫无保留地传授农业技术”

时值正午,骄阳似火。在拉合尔西南郊的一处杂交水稻试验田里,来自中国湖南的农业专家龙春久正在同当地农民和技术员一起进行杂交水稻选种试验。头戴草帽,裤脚挽至膝盖,龙春久在泥泞的水田里弯腰插秧,汗水从他黝黑的面庞上淌下。

“这里夏季漫长,天气炎热,给我们下田做杂交水稻的选育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但气温偏高、温差小、光照时间长易于水稻生长,是巴基斯坦水稻种植的优势。”龙春久说,中国专家坚持研发先行、结合本地特点的原则,反复筛选试验,目标是研发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耐高温、抗倒伏、耐盐碱、产量高的好品种。田间,一簇簇聚拢的秧苗旁插着标志杆,杆头不同颜色的标识注明了新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信息。

龙春久所在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在1999年成立伊始就与巴基斯坦方面建立了联系,从最初的杂交水稻试验、推广、本地化制种到现在的品种研发,巴基斯坦本地业务不断发展。2016年底,隆平高科正式在巴基斯坦注册成立了隆平南亚种子研发中心暨巴基斯坦育种站(简称“研发中心”)。作为研发中心负责人,龙春久多年来扎根当地,在水稻选育、人才培养、与当地公司合作等方面逐步打开了局面。

“以前,巴基斯坦本地的水稻种植方式较为粗放,种子随意播撒,缺乏科学流程,产量不高。”龙春久说,目前,研发中心成功选育出13个杂交水稻品种,这些优质高产品种受到当地农户的普遍欢迎。正在插秧的一位当地农户告诉本报记者,使用了研发中心的杂交水稻种子后,每公顷产量达到9到10吨,产量比以前翻了一番,“以前种植水稻只够一家人勉强糊口,现在可以把富余的稻米出售,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巴基斯坦《国民报》报道称,研发中心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在巴基斯坦的种植面积已超过80万公顷,不仅帮助很多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也增加了巴基斯坦农业出口外汇收入。

在为巴基斯坦带来先进农业科技、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研发中心还积极培养专业人才,累计为当地培养了约500名农业技术人才。巴基斯坦知名农业学府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研究生瓦加斯每天跟着龙春久在试验田里摸爬滚打,他说:“龙教授毫无保留地传授农业技术,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巴中两国民众的深情厚谊。中国专家在农田里播撒的不仅是优良的水稻品种,更是兄弟般的友好情谊。”

研发中心的巴方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嘎德农业研究与服务公司研发总监阿卜杜勒·拉希德认为,近年来,巴中两国高度重视农业领域合作,在包括杂交水稻在内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培育出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作物品种,为本地农户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助力。与此同时,两国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的交流,也为当地培养出越来越多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为巴基斯坦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座水电站——

“照亮了数百万个巴基斯坦家庭”

在卡洛特水电站厂房内的一面墙上,并排悬挂着中巴两国国旗,国旗下方一行英文写着:巴中友谊万岁。偌大的厂房内,四台水轮发电机组正在运行,发出隆隆响声。

由中国三峡集团为主投资方投资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位于旁遮普省卡洛特地区,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2亿千瓦时,可满足当地500万人口用电需求。今年6月29日,卡洛特水电站实现安全运行一周年,累计发电量36.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8万吨。

卡洛特水电站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清洁能源,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自2015年开工以来,卡洛特项目建设峰值期直接提供近5000个就业岗位。2019年10月起,三峡集团—巴基斯坦奖学金计划开始实施,通过“2+2”的合作办学模式,当地学生在巴基斯坦大学学习两年后,前往中国高校完成后两年的学业。目前,已有18名当地大学生入选该计划并完成学业,其中10名进入卡洛特水电站工作。

24岁的萨妮娅·阿巴西就是其中一员。“如果没有中国企业,我很难顺利完成学业,更不可能拥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阿巴西来自偏远山村,卡洛特水电站改变了她和家人的生活,“共建‘一带一路’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水电项目,用清洁电能照亮了数百万个巴基斯坦家庭,也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为改善卡洛特水电站附近居民的生活条件,中国企业与当地政府深入合作,在当地建设了小学、医院、公路等设施。穆罕默德·迈赫尔班家住水电站附近的坎纳德村。他说,以前,孩子们上学走山路单程需要一个小时,由于路远难走,很多孩子会推迟入学甚至辍学。“后来,中国企业帮我们修了路,扩建了学校,添置了新的桌椅设施。如今,学校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水电站建好后,村里不再限电了,孩子们再也不用摸黑写作业了!” 迈赫尔班说。

10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以其可感可触的丰硕成果,成为中巴友谊的新标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基斯坦民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巴基斯坦全球战略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认为,在巴中企广泛开展社会责任项目,道路、学校、饮水工程、医院等民生项目惠及百姓,“这些成果给巴基斯坦民众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深化了巴中两国友谊。”人民日报